最大配资平台它们定期将卵暴露在空气中以防止真菌生长
信息来源于The White River Valley Herald,Round Glass Sustain,EEK WI。
大田鳖大田鳖享有不少的“美誉”,什么“水中恶霸”、“趾咬虫”、“剃刀虫”啊······都是听着就很凶恶的名号。
它们是半翅目最大的昆虫,有些种类体长甚至可达12厘米长!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捕食性昆虫之一。大田鳖非常容易辨认,其身体呈现椭圆形,整体是扁平的,体色从深棕色到橄榄绿色都有,一般颜色很统一,身上没啥斑纹;它们的前腿有钩状的捕捉足,腹部后部延伸出明显的呼吸管,把屁股探出水面就能呼吸。
展开剩余85%它们在亚热带及热带地区分布广泛,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
大田鳖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它们在1~2个月内就能从卵转变为若虫再转变为成虫。成虫的寿命也就是一年左右,在这一年里它们需要不断捕食和繁殖,然后周而复始地延续着种群。雌性会将卵缠在水面上的植物上或者雄性的背上,无论是产在哪里,雄性都会主动承担保护卵的责任。
雄性会寸步不离地守护着卵,它们定期将卵暴露在空气中以防止真菌生长,还会将水倒在卵上以增强氧气扩散,并且会跟所有其他偷卵的掠食者搏斗!甚至会背着卵结合俯卧撑和全身的摇摆动作,让淡水冲过卵子,从而带走废物或沉积物。
虽然称号很可怕,但它们大概是昆虫界最负责的父亲了。相比之下,雌性就有点凶残了,当可供交配的雄性数量不足时,雌性有时会想方设法将被正在被雄性照顾的卵给毁掉,然后让暂时失去目标的雄性跟它们交配。
“水中恶霸”大田鳖的那些称号基本上都来源于其超强的狩猎能力。
它们拥有独特的呼吸机制,使其能够长时间待在水中,具体操作是用腹部后部有类似通气管的管道伸出水面吸入大量空气,然后将空气给储存在翅膀下方的气泡中,再通过腹部的气孔吸入体内,因此确保长时间水下呼吸。
基础有了,现在是武器了。
它们的前腿有镰刀状的爪子,可以牢牢钳制住猎物,扁平的后腿则起到桨的作用,可以快速推动它们在水中爆发前进。平时狩猎的时候,大田鳖会用后足抓住水面植物,然后守株待兔,如果猎物眼瞎在面前路过,那就直接用前腿将其抓住,然后用尖锐的口器刺穿猎物并注射一种强效毒素,使猎物麻痹并液化其内部组织,以便于吞食。
凭借着这么简单粗暴的狩猎技巧,它们敢毫不犹豫地捕食体型数倍于自身大小的猎物,抓些小鱼、蝌蚪啥的倒也正常,但它们连乌龟、青蛙和水蛇都能捕捉!非常的离谱!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它们最高能捕获比自身大50倍的猎物。
虽然人类并不是大田鳖的猎物,但人类伸进水中的脚趾却可能惊扰大田鳖或者被误认,然后遭到起凶猛的攻击。所幸它们的毒素对人类并没有太强的作用,但依然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疼痛感,并且会留下永久性的伤痕。
虽然看着是纯粹的水中怪兽,但它们在调节其他水生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的数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使它们成为淡水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还能证明水生生态系统健康,因为它们需要相对清洁、含氧量高的水才能繁殖。
成为人类美食你敢相信吗?这样看着吓人,实际上也确实吓人的昆虫居然在某些地区被视为美食!而且还非常的贵。
野生田鳖价格最高可达200~300元/斤!就算是人工养殖的田鳖,虽然人工养殖成本相对可控,但技术难度大,所以也需要80~150元/斤!如果你是游客,去当地想要尝试,单只价格就能卖到20~30元,价格跟体型直接挂钩。
在我国的南方两广、云南及东南亚部分地区,田鳖被视为传统食材。过去的食物不及现在这么多选择,而岭南水网密布,田鳖易捕捉且蛋白质丰富,自然成为补充肉食的选择。老一辈人甚至认为田鳖能祛湿活血、强健筋骨,虽然现代科学未证实其特殊功效,但这样的观念流传下来,因此当地人吃这种昆虫没啥心理负担。
然后就是它们吃起来似乎真的不错?我是没有吃过的,根据网上的各大博主试吃后的反馈,据说田鳖的肉还蛮多的,体内含有特殊的香腺,烹饪时散发类似桂花的清甜香气,所以也被称为“桂花蝉”。它们的制作方法很多,最主要是做法是,高温油炸或椒盐爆炒,这么做据说肉质会变得很紧实,吃进去还有坚果焦香;还有盐焗的做法,我感觉盐焗做啥应该都好吃;最本土最可怕的吃法是直接水煮了,然后也不蘸酱了,就那么直接吃。
印度也有广泛的食用田鳖的传统,到了6~8月,印度北部地区的很多人都会在稻田中捕捉田鳖。他们食用田鳖的理由跟我国那些地区是一样的:以前流传下来的传统,还有真心觉得田鳖好吃!印度经常会用竹笋水烹制它们,甚至会搭配其他水生昆虫,尤其是蜻蜓幼虫,这么煮就感觉有点可怕了。
越南则是会把田鳖的肉都挤出来,然后当成汤面的配料。
不过我是不太建议吃的,倒不是因为有啥危害,主要是因为湿地减少与农药滥用,田鳖的野生种群锐减,目前它们的一些物种日本等地区已将其列为易危物种。虽然是有人工养殖的,但是规模很小,技术还不太发达。
也不知道我国的田鳖种群能不能撑到人工养殖进步的那一天。
发布于:福建省满盈网配资-股票短线配资-股票配资炒股网-配资网站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